<p id="jh4aa"><dd id="jh4aa"></dd></p>

<tr id="jh4aa"><strong id="jh4aa"><menu id="jh4aa"></menu></strong></tr><td id="jh4aa"><strike id="jh4aa"></strike></td>
<p id="jh4aa"><dd id="jh4aa"><ins id="jh4aa"></ins></dd></p>

      收割老年人的“秀才”被封禁,誰又在乎老年人的真需求?

      陶妮樺
      導讀 “老不正經”:被忽略和被污名化的需求在短視頻平臺上,一向有“男有‘秀才’,女有‘一笑傾城’”之說。男網紅“秀才”瞄準老年女性,女網...

      “老不正經”:被忽略和被污名化的需求

      在短視頻平臺上,一向有“男有‘秀才’,女有‘一笑傾城’”之說。男網紅“秀才”瞄準老年女性,女網紅“一笑傾城”則瞄準老年男性。兩個人的視頻都是對嘴唱歌,歌曲也都是老年用戶愛聽的一些情歌:《你是我的人》《等你等了那么久》《得不到又舍不得人》《你做了我夢里的人》……

      年輕人眼中“平平無奇”,甚至頗為“油膩”的兩個人,何以成為老年人的最愛?這背后,是一些老年人無處安放的情感需求。

      一方面,是飲食男女的性需求。在很長一段時間里,我們對于老年人的性需求,都是假裝不知道,也不愿意去正視。

      事實上,學界對此有過很多研究,證實了人的性需求雖然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,并不代表性需求會消亡,很多老人依然有性沖動和性幻想。只是,由于喪偶,或者老人擁有的是無愛婚姻——早年包辦婚姻是中國主要的婚姻形態,老人的性需求一直被忽略、被壓抑。一些寡居老人鋌而走險去嫖娼(這是違法的),或者重新去尋找伴侶,在輿論中也只會遭到“老不正經”“老流氓”等嘲諷。

      另一方面,被忽略的是老年人被關注、被需要、被疼惜的情感需求。

      中國老人大多是“付出型父母”,勤勤懇懇一輩子為家庭、為孩子做犧牲,他們青壯年時很少關注自己,既沒有那個“閑工夫”也沒有那個意識。等到他們老后退休了,生活失去了重心和著落:與伴侶無話可說,子女或外出打拼或擁有自己的小家庭,他們不被需要、不被關注,繼而被巨大的孤獨感所裹挾。

      老人的自我意識,迎來遲來的生長。他們想要愛,想要關注,想要被重視和被認可。短視頻平臺中對他們甜言蜜語的帥弟弟和漂亮妹妹,輕易俘獲了他們的心。

      陣地轉移:短視頻平臺制造幻覺

      事實上,在前短視頻時代,老年人的情感困境一直存在,只是它沒有機會得到輿論的關注:從麻將館、廣場舞,甚至是天津大爺的跳水,輿論更多是把它們視為老人休閑鍛煉的手段;實際上,它們也是老人消耗精力、排遣寂寞、尋求情感寄托的方式。

      針對老年人的情感詐騙,同樣一直存在。早在2006年電影《姨媽后現代生活》中,周潤發飾演的情感騙子,就把斯琴高娃飾演的姨媽迷得神魂顛倒,最終卷走了姨媽的半生積蓄。

      移動互聯網短視頻的崛起,只是一次陣地轉移。老年人的情感需求,可以在網絡陣地得到釋放;針對老年人的情感詐騙,也更多轉移到網絡,尤其是短視頻平臺。

      QuestMobile發布中國移動互聯網半年大報告數據顯示,銀發人群的上網人數持續增長,51歲以上用戶人群占比已經達到了26.4%,占比提升了2.3%。另一報告顯示,50歲以上移動網民用戶月人均使用時長121.6小時。短視頻在上網的老年人群體中的滲透率,高達71.2%。

      從“假靳東”到“秀才”,騙子的伎倆并不高明,但對于信息素養不高的老人來說,卻已經夠用。老人常?;煜F實與虛擬的邊界,以為“秀才”在短視頻中的唱歌和“調情”對象是自己。更惡劣的是,他們往往會給老人單獨發私信,對老人甜言蜜語、進行情感轟炸,讓老人越陷越深。

      老年人匱乏的情感需求,都可以在“假靳東”和“秀才”這里得到一種幻覺式的滿足。他們不僅提供了性幻想,還提供了尊重、認可、贊美、寵愛等情緒價值。而短視頻的“寵愛”幻覺,是建立在金錢消費基礎上的,老人只有付出越多金錢,才能得到更多的情感回饋。

      由現實生活中省吃儉用的老人,甚至愿意為騙子一擲千金。有些老人,鬧到愿意為了騙子與家庭決裂。比如“假靳東”案例中,一個大媽對著電視臺的鏡頭直言:“我的好、我的美、我的人、我的心、我的善,全部被他唱出去了?!贝饲?,吉林也有一位72歲的老太乘火車,跨越1700公里去找“秀才”。

      破解路徑:消除信息鴻溝、滿足情感需求

      為人子女,無論是出于防騙的現實目的,還是為人子女的贍養義務,不僅是物質贍養,也包括精神贍養,都不能對家中老人的情感困境視而不見。

      最直接的辦法,是消除信息鴻溝,提升老人的媒介素養。因為他們很容易輕信互聯網上的信息,缺乏分辨真假、是非、對錯的能力。

      今年315曝光的短視頻平臺中,情感主播演苦情戲騙老人買產品,這些情感主播在直播時幫人解決糾紛、調解家庭矛盾,實際目的是騙老人買產品。這些騙局年輕人一眼可以看出破綻,比如什么“特效藥”可以包治百病云云。但,老人卻信以為真。

      再比如在“假靳東”案中,犯罪嫌疑人在直播中使用的明星照片和視頻資料都是網上下載,使用的明星聲音也是軟件變聲音頻;團伙成員在微信上以“明星”身份與受害人進行“情感交流”,實施定向詐騙。年輕人很容易識別那些假明星賬號,但還是有不少中老年人上當受騙。

      所以,年輕人有必要幫助家中老人,提升媒介素養,消除信息鴻溝,過好“數字生活”。但歸根結底,還是要滿足老人的情感需求。從線上到線下,情感詐騙的伎倆一直在升級,封了“假靳東”“秀才”的賬號,也會有新的騙子崛起。

      在兩性關系上,子女能為父母做的有限,但至少不要去污名化、去嘲諷父母的情感需求。譬如老人愛看短視頻平臺上的帥哥靚女,那就讓他們看吧,只要不花錢不上癮不上當,并不是什么過錯(年輕人自己也愛看);父母如果過不下去要離婚,不要干涉;喪偶的長輩如果要找個伴兒,在保護好老人權益(這類“騙婚”也很普遍)的基礎上,不妨尊重祝?!?/p>

      經由當下老年人的情感困境,年輕人可以發現與一代人相伴的一些結構性問題,譬如無愛的婚姻,家庭生活中女性淪為“絕望主婦”。這一代年輕人應該試著去扭轉這些結構性的問題,避免重復長輩的人生路徑。否則,當我們老去,也會落入新的情感陷阱。

      本文系鳳凰網評論部特約原創稿件,僅代表作者立場。

      主編|蕭軼

      標簽:

      免責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刪除!

     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AV